綜合開發研究院(中國·深圳)主任研究員、城市化委員會副主任
《城市化》雜志主編 城市化網總裁
4月30日,由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科學技術委員會、國土資源部科技專家咨詢委員會指導,中國國際城市化發展戰略研究委員會、綜合開發研究院(中國·深圳)主辦,聯合國開發計劃署、中歐社會論壇、中國歐盟商會、北京市城郊經濟研究會支持,以"新型城鎮化與土地利用"為主題的"第八屆中國城市化國際峰會"在北京釣魚臺國賓館隆重召開。
國土資源部黨組成員、副部長、科技專家咨詢委員會主任、城市化委員會副主任胡存智,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副部長齊驥,聯合國開發計劃署副國別主任Patrick Haverman,原建設部總工程師、城市化委員會主任金德鈞,住建部總經濟師、科技委常務副主任、城市化委員會常務副主任李秉仁等主要領導及來自中外不同領域的200多名嘉賓出席了峰會。
詳細……4月30日上午峰會開始前,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原副部長齊驥,國土資源部黨組成員、副部長、科技專家咨詢委員會主任、城市化委員會副主任胡存智,聯合國開發計劃署副國別主任Patrick Haverman(何佩德),法國總理府特派代表、中法城市可持續發展合作項目負責人Jacques Saint Marc(雅克·圣馬克)等領導、專家學者齊聚釣魚臺國賓館貴賓室,就當前中國城鎮化進程中的人口聚集、交通擁堵、大中小城市發展不均衡等問題展開熱烈交流,共同商討推動中國城市快速、健康、可持續發展的有效途徑。
中國城鎮化在如火如荼地推進,城市發展速度之快是舉世罕見、前所未有的。對此,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原副部長齊驥表示,城市發展速度快容易導致意想不到的問題出現,但是我們不能因害怕問題而放慢速度,應當做的是在快速推動的過程中逐步解決問題。 詳細……
原建設部總工程師、中國國際城市化發展戰略研究委員會主任
金德鈞:峰會已成為城市化國際交流的思想盛會
在這個美好的春光明媚的日子里,我們在釣魚臺國賓館迎來了“第八屆中國城市化國際峰會”。很湊巧,我記得八年前城市化委員會就是在這里成立的。八年來,城市化委員會一直秉持學術研究、社會輿論相得益彰的原則,為政府決策提供參謀意見。城市化委員會創辦了《城市化》雜志月刊和城市化網,舉辦了各種論壇和調研座談活動,為廣大的委員單位、社會的有關專家學者、政府提供了一個資源共享、合作共贏的互動平臺。
城市化是一個非常復雜的問題,特別是中國的城市化,放眼世界各國,都沒有我們中國的城市化問題復雜。在諸多的復雜問題當中,土地如何使用?
今天,我想跟大家共同研究關于落實節約優先戰略,推動緊湊型城市的構建和綠色發展的有關問題。一直以來,城鎮化都在高速發展之中,預計到2020年,我們國家將新增城鎮人口1.3億,到2030年將新增城鎮人口2.4億。今后的10年、20年仍然是我們國家城鎮化的高速發展時期。這個時期里,在新型城鎮化過程中,我們仍然要推動節約優先戰略,實現節約集約用地。
當前,在新型城鎮化發展過程中,城市的開發和建設中存在三個問題:
第一,脫離實際、貪大求洋的建設方式,嚴重浪費建筑空間和土地資源。從目前391個新城新區規劃的人均建設用地衡量,最新數字達到人均197平方米,遠遠超出人均100平方米的國家標準,也超出2011年我們做的一次全面的城鎮建設用地調研的狀況。大多數的新城新區平均容積率在0.8—1.2之間,很少超過1.5。從長遠來看,這樣的發展模式是不可持續的,極大地浪費了資金和稀缺的土地資源,同時也使得城市空間的組織和安排失序、失當,占地多,最終快速膨脹的人口將帶來資源和人口環境的矛盾。對于開發利用密集的地方,我們有一個對比,紐約CBD的住宅容積率高達5—10,新加坡的CBD容積率達到6,首爾10以上。
第二,目前城市的建造方式和用地方式,耗能費地,形成嚴重的城市病。當前的城市是以傳統方式在發展,從低密度、低容積率、平面空間起步,逐步建設城市的功能區片,并且隨著人口的增加、城市的擴容,逐步來增加基礎設施,逐步來完善,增大立體開發強度等。
尊敬的各位領導、專家學者:
大家上午好!首先,我謹代表北京市城郊經濟研究會,向長期以來對首都"三農"研究工作給予關心、關懷和支持的各位領導、各位專家學者表示衷心的感謝。按照會議議題要求,我就推進首都新型城鎮化建設與土地利用作一簡要介紹,與大家交流探討。
城鎮化是土地、勞動、資本等生產要素從傳統農業向制造業和服務業轉移,以提高資源要素配置效率的過程,但土地要素與其他兩個要素不同,具有不可移動性特征,因此,城鎮化也可以看成是人地關系的優化調整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土地開發利用成為新型城鎮化的核心。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完善城鎮化健康發展體制機制,堅持走中國特色新型城鎮化道路"、"建立城鄉統一的建設用地市場"。 去年年初,習近平總書記在北京考察時的重要講話,為我們推進首都新型城鎮化建設工作指明了前進方向。2015年北京市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多層級推進新型城鎮化,形成多點支撐、均衡協調的城市發展格局。擴大'一綠'地區城市化建設試點,抓好'二綠'地區統籌城鄉建設用地試點工作"。推進首都新型城鎮化進程,集約節約利用集體建設用地,對于北京率先形成城鄉發展一體化新格局,實現均衡協調發展具有重大現實意義。
理解新型城鎮化,首先要對傳統城鎮化的舊機制進行較全面的剖析,認識土地要素在其深層次鏈條傳導機制中的核心作用。我們對傳統城鎮化進行了反思和總結,提出了新型城鎮化的三個核心理念。
尊敬的各位來賓,女士們、先生們,大家好!非常感謝組委會邀請我參加“第八屆中國城市化國際峰會”,還要感謝住建部、國土資源部和中國國際城市化發展戰略研究委員會舉辦此次峰會,因為土地這一主題是非常重要的。
今天,我想跟大家談談聯合國開發計劃署有關地區性婦女土地和財產權益的提案,以及聯合國開發計劃署駐華代表處根據此項提案啟動的研究計劃。這一主題并不是我的專長,我主攻城市環境和可持續發展以及公共參與,幸運的是,我得到了中國辦事處和曼谷區域中心同事的大力支持,他們一直致力于這個問題的研究。
我們都知道擁有土地的重要性,因為土地不僅僅能夠提供經濟來源以及住所——盡管這也很重要,更重要的是,它能對人們的歸屬感、身份和地域產生影響,這些才是決定村落和家庭中誰擁有決策權的重要因素。這也是為什么平等擁有土地的權利,對于人類發展是十分重要的。
城市化委員會向專業化智庫轉型發展
李鳳玲:中國國際城市化發展戰略研究委員會副主任、北京修實公益基金會理事長、北京智中能源互聯網研究院院長、清華大學教授
各位領導、各位來賓、女士們、先生們:上午好!
我受城市化委員會委托,在此向大家介紹城市化委員會實施向專業化智庫轉型的工作進展情況。城市化委員會自2007年底籌建以來,已經走過了八個年頭。在國家領導人的關懷下,在國務院各有關部門,特別是住建部和國土資源部的直接指導下,在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城市化委員會得到了長足的發展。目前擁有專家、企業家和社會活動家等各行業委員1000多位,編輯出版每年一冊的年度《中國城市化率調查報告》7冊
城市化委員會與重慶市南岸區簽署戰略合作協議
在第八屆中國城市化國際峰會上,重慶市南岸區人民政府作為城市化委員會戰略合作機構的代表,與城市化委員會在北京釣魚臺國賓館這個莊嚴的地方舉行隆重的簽約儀式。?
城市化委員會常務副主任李秉仁先生與重慶市南岸區人民政府區長鄭向東先生作為雙方代表,上臺簽署合作協議,這為擴大雙方在更深層次領域的合作,進一步密切合作關系搭建了新的平臺。
據悉,在這次簽署的戰略合作協議中,雙方將在我國新型城鎮化發展戰略方針指引下,就推進中國新型城鎮化可持續發展模式實踐的項目策劃
胡存智、齊驥為城市化委員會戰略合作機構頒發牌匾
經過8年的發展,中國國際城市化發展戰略研究委員會已成為對政府決策、企業發展、社會輿論與公共知識傳播頗具影響的專業研究機構。在推進城市化委員會向專業化智庫轉型過程中,城市化委員會與各級政府、研究機構和企業就推進我國新型城鎮化可持續發展,在項目策劃、項目申報、發展戰略規劃、宣傳推廣等方面展開深入合作,湖北省武昌區人民政府、廣東省湛江市人民政府、重慶市南岸區人民政府、內蒙古自治區建設廳、北京希埃希建筑設計院、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中國城市建設研究院、鄭州宇通重工有限公司等20余個單位,經委員會批準成為城市化委員會戰略合作機構。
對中國而言,新型城鎮化的發展本身就是一次創新實踐,沒有現成的模板可供"復制粘貼",因而必須沖破固有模式,創設出一條新的發展通道。在快速城市化發展中的中國,有這樣一群探索者,他們以開拓性的精神為中國的城市化摸索出了可供后來者借鑒的經驗。在4月30日舉行的"第八屆中國城市化國際峰會"上,這些實戰者的經驗以典型案例的形式在峰會發布。在"新型城鎮化與土地利用"這一主題下,這些典型案例用實踐描繪出了2014年中國在新型城鎮化建設與土地改革領域的發展藍圖,充分體現出了"卓越、遠見、責任、創新"等元素。同時,"典型案例報告——權威專家點評——現場互動交流"的案例發布模式再次得到與會嘉賓們的強烈推崇。
詳細……報告人:楊華彬 臺灣工業新城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
河北永清經濟開發區:讓農民乘上園區發展的航船
近年來,河北省永清經濟開發區在發展園區經濟中,著眼統籌城鄉發展,探索以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的方式,進行土地股份制改造,在全國首開土地托管模式(又稱“土地銀行”),對村集體土地進行統一托管,以實現土地資本化、資本股份化、收益長期化、利益共同化。正是這種新的“土地銀行”托管模式,讓農民站在了園區發展的“航船”上,破解了一定的發展難題,既有利于園區經濟發展,也維護了農民的土地權益,確保了農民長遠生計的保障,形成互惠互贏的新的園區發展思路。自2011年11月試行該模式以來,累計托管土地14008畝,為開發區的經營發展提供了基礎支撐
金德鈞:原建設部總工程師、中國國際城市化發展戰略研究委員會主任
喬潤令:國家發改委城市和小城鎮改革發展中心副主任
Frédéric Asseline (安林):中歐低碳生態城市合作項目組組長
Florian Schmied:歐盟商會建筑委員會主席
報告人:劉睿文 北京市農村經濟研究中心博士
北京密云縣穆家峪鎮水漳村:土地信托助推農業現代化
2012年以來,市農經辦(農研中心)開始了土地信托相關試點工作,先后在門頭溝、懷柔、平谷等多個區縣開展了探索,推動了“富民”系列拆遷資金信托產品,取得了一定的成績。經過兩年多的努力,2014年2月27日,北京乃至華北地區首單土地信托“金色田野2014008號”正式落地,北京國際信托有限公司與密云縣穆家峪鎮水漳村簽署協議,將水漳村1680余畝土地統一流轉給北京國際信托有限公司經營。此次簽約不僅標志著北京乃至華北地區首個土地信托項目正式落地,也標志著北京農村金融創新進入了全新的階段。
黨國英: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研究員、城市化鄉村建設專委會主任
蔡繼明:清華大學政治經濟學研究中心主任
楊海浩:正大(中國)投資有限公司總裁
馬慶斌:國家發改委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處長、博士
Jacques Saint Marc(雅克·圣馬克):法國總理府特派代表、中法城市可持續發展合作項目負責人
張幼云:中國國際城市化發展戰略研究委員會副主任、中國就業促進會執行副會長、中國經社理事會理事
報告人:高銳 房寺鎮黨委副書記、鎮長
山東德州市房寺鎮:以"兩區同建"推進新型城鎮化
房寺鎮作為全國和山東省的重點鎮,經濟實力較強、群眾基礎好,同時村均人口少,村莊密集,土地挖潛的空間大。將房寺鎮作為推進新型城鎮化的試點具有典型示范意義。經過幾年的實踐,房寺鎮形成了以小城鎮為核心,以6個新型社區為支撐的新型農村布局,土地和人力資源得到了釋放,工業、農業和商貿物流業都有較大發展,群眾生活發生了巨大改變。在此基礎上,房寺鎮進一步提出到2017年底,全鎮居民點形成“一鎮八區”9個居民點的布局方式,形成以城帶鎮、以鎮帶區、以區帶村三級城鄉統籌發展路徑的目標。房寺鎮的城鎮化過程可以作為魯西北平原地區城鎮化的一個代表。
王思敬: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巖石力學與工程學會理事長、國際工程地質與環境學會理事長、
王秉忱:國務院資深參事、中國國際城市化發展戰略研究委員會副主任
牛鳳瑞:中國城市經濟學會副會長
Thomas Hart:中歐“智能城市”伙伴關系項目首席專家、協調員
報告人:徐玉珍:廣東河源市和平縣教育局常務副局長
廣東河源市和平縣:城市化大潮下山區教育如何從困境中突圍
和平縣作為山區縣、省級貧困縣,經濟、教育發展均比較落后。如何加快教育發展步伐?這是和平縣歷代教育者思考、探索、嘗試破解的問題。為探索破解之路,和平縣勇于實施“文化育人”,并已經走過四個春秋,在硬件校舍設施設備、師資基本穩定的條件下,大力推進“一校一強項”和“一校一特色”工程,取得了教學質量的穩中提升,輟學率大幅下降,學生多元化成長成為主流,逐漸形成“人人有興趣、個個有專長”態勢。由于成效顯著,和平縣“文化育人”于2014年12月30日被廣東省教育廳列入全省教育綜合改革試點項目。那么,和平縣是如何提出、推進文化育人的?又破解了山區教育哪些難題?
Nicolai Peitersen(尼古拉·彼得森):《道德經濟》(哥倫比亞大學出版社)作者,中國和文化研究機構副主席,國際綠色經濟協會咨詢委員會專家,前中歐城鎮化伙伴關系項目首席專家、在華協調員
Lyna(麗娜·斯容):法國國家公務員培訓中心培訓發展
廖曉義:北京地球村環境教育中心主任
賴文鑫:中華兩岸和平發展促進會主席、中國國際城市化發展戰略研究委員會副主任
于建嶸: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研究員、教授,社會問題研究中心主任、法學博士
Nicolai Peitersen(尼古拉·彼得森 ):《道德經濟》(哥倫比亞大學出版社)作者,中國和文化研究機構副主席,國際綠色經濟協會咨詢委員會專家,前中歐城鎮化伙伴關系項目首席專家、在華協調員
“第八屆中國城市化國際峰會”圓滿地落下了帷幕。那么,對于這次匯聚國內外政商學界精英,以及來自基層一線實踐者、農民工的會議,各界人士給予怎樣的評價? 又有著怎樣的期待?對此,《城市化》雜志采訪了一些與會人士。讓我們一起分享他們的觀點。
![]() ![]() ![]() ![]() ![]() ![]() ![]() ![]() ![]() ![]() ![]() ![]() ![]() ![]() ![]() ![]() ![]() ![]() ![]() ![]() |
視頻媒體支持:中央電視臺 新聞發布支持:中國新聞社
門戶網絡支持:新浪網 財經網站支持:和訊網
日報媒體支持:光明日報 微信平臺支持:城市化委員會微信公眾平臺
邀請媒體:中央電視臺 北京電視臺 中央人民廣播電臺 新華社 中新社 光明日報 中國建設報 中國國土資源報 中國社會科學報 北京青年報 城市化網 新浪網 搜狐網 搜房網 和訊網 小康雜志 城市化雜志